湘桂走廊铺就幸福路:江永兰源公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湘桂走廊铺就幸福路:江永兰源公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湘桂走廊铺就幸福路:江永兰源公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随着六个不同朝代的岳阳楼在(zài)(zài)大屏幕上缓缓升起,演员们用高难度舞姿(wǔzī)和杂技表演,一起再现了千年岳阳楼的变迁。在科技与历史的交融中,5月25日,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岳阳市巴陵广场举行(jǔxíng)。
此次大会以“三湘四水 相约湖南;大美(dàměi)江湖 天下(tiānxià)岳阳”为主题,包含开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会、文旅(wénlǚ)项目观摩、湖南省入境旅游推介会三大主体活动,以及2025世界旅游联盟·洞庭对话(duìhuà)、全国旅游休闲街区创新发展交流活动、第七届(dìqījiè)湘鄂赣皖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岳阳2025国际古琴艺术季、2025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lóngzhōu)邀请赛五项配套活动。
以承办(chéngbàn)此次大会为契机,岳阳向(xiàng)世界推出“岳阳楼、屈原”两张文化名片和“江豚、麋鹿、候鸟、熊猫”四张生态(shēngtài)名片,多项活动围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保护发展好优秀旅游资源等议题(yìtí)进行了深入探讨。
端午源头:标准化助龙舟(lóngzhōu)文化走向世界
锣鼓声起,水花(shuǐhuā)飞溅。24日(rì)上午,2025年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在汨罗开幕,来自世界各地(shìjiègèdì)的12支国际组龙舟队与12支汨罗本地组龙舟队分别进行竞速赛。
汨罗本地神龙龙舟俱乐部领队任庆喜今年49岁,参加龙舟比赛有20多年,他的(de)俱乐部几乎每次都能在比赛中拿到名次(míngcì)。“龙舟代表我(wǒ)的灵魂,每逢端午,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
2025年(nián)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暨龙舟超级联赛。
新西兰毛利人龙舟队“最强(zuìqiáng)划手”Mitchell第一次来中国。在新西兰,毛利人也有划船的传统,但和中国的龙舟非常不同(bùtóng),“新西兰没有很长的历史,当我们在这里看到(kàndào)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时,真是非常棒的体验(tǐyàn)”。
汨罗市有“端午源头、龙舟(lóngzhōu)故里、诗歌原乡”的(de)美誉(měiyù),走(zǒu)在汨罗街头,路灯都是龙舟的形状。汨罗市市委书记朱平波说:“汨罗龙舟有系统的传承、最好的群众基础。我们在每个学校都开展‘非遗进校园’,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划龙舟。”2005年至今,汨罗已连续20年举办标准龙舟比赛。汨罗也是全国第一个做龙舟标准化的城市,为(wèi)龙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打下了(le)基础。
非遗传承(chéng):文化加码旅游新动力
在24日开幕的第七届湘鄂赣皖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wénhuàyíchǎn)联展上,200余项(yúxiàng)非遗代表性项目、37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洞庭湖畔,以(yǐ)文化加码旅游新动力。
邵阳布袋戏(bùdàixì)省级非(fēi)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1岁的唐平清带着传人来到了联展现场。唐平清最开始学习布袋戏是1974年,日常的演出场地就是“田间地头”。随着人们娱乐方式越来越(yuèláiyuè)多样,唐平清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戏台和木偶也被搁置在(zài)了阁楼,一搁就是30多年(duōnián)。
邵阳布袋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én)唐平清。
2006年,邵阳布袋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wùzhì)文化遗产(wénhuàyíchǎn)名录。当唐平清重拾戏台和木偶登台演出(yǎnchū)时,他才突然意识到,这门祖辈相传的老技艺(jìyì)其实早已深深扎根在(zài)这片土地上。也是从那时起,邵阳布袋戏开始重放光彩。唐平清的故事,是邵阳布袋戏发展的缩影,也是许多非遗项目(xiàngmù)在时代发展中的缩影:萌芽、兴起、繁荣、几近湮没、重放芳华、走向世界。
在联展中(zhōng),“非(fēi)遗+科技”“非遗+旅游”“非遗好物”等新(xīn)技术、新融合方式的呈现,也进一步带动了非遗走进生活,走进年轻人视野。
洞庭(dòngtíng)碧水:生态助推旅游业新发展
守护好一江碧水。近年来,岳阳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zhuǎnxíng),以生态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fāzhǎn)。
岳阳南湖,是洞庭湖(dòngtínghú)景区(jǐngqū)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南湖坚持水质和环境治理,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打造“南湖十景”,落地了(le)岳阳中华大熊猫苑、洞庭湖小镇等特色文旅项目,还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结对,引入先进景区运营(yùnyíng)团队。
第四届(dìsìjiè)湖南旅游(lǚyóu)发展大会暨文化旅游推介会开幕式-大型情景舞蹈秀《岳阳天下楼》。
文化+生态,为湖南文旅吸引更多客源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文旅环境(huánjìng)下,如何推动湖南与其他省份互扩旅游资源、推进入境游?复旦大学旅游系特聘(tèpìn)教授张朝枝告诉记者,长三角地区一直是(shì)中部地区最大的(de)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kèyuándì)之一,未来的进步空间取决于营销渠道、差异化定位、便利化措施等。
湖南在吸引入境游客源上也(yě)仍(réng)有提升空间。张朝枝一直对如何促进“一城多站”有所思考。他提到,很多外国人(wàiguórén)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必须要强调我们最(zuì)独特的、在世界上能够有影响的是什么”,从外国人的角度找独特卖点。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